|碎碎念|
上禮拜有兩件事情,再次激起了我對這個問題的好奇心:「怎樣才能叫做美?」
一個是文化部的貼文,另一個是義大利版Vogue的封面。前者被罵到爆,說換了部長後,中華民國美學又回來了,後者則被盛讚(雖然台灣人的評論比較少,畢竟跟我們無關)
如果沒看過這兩個作品的話,圖片如下:
看了兩極的反應後,我有個問題:假如今天不是義大利版的Vogue做這件事,而是台灣的Vogue做,還會得到一樣的反應嗎?
雖然可以理解有些人不滿文化部貼文設計的理由,也大概知道為什麼換了文化部長之後風格丕變,因為這個部長以前是客家委員會的,看起來是換位置之後,把之前那個小編也一起帶了過去。
可以理解大家對文化部的美感有相當的期待,而這則貼文執行上確實有點瑕疵,但整體而言,我並不討厭這個概念,第一個反應反而是覺得很有趣。
滑了滑底下的批評留言,我只想著,怎樣的美才符合文化部的名字:質感、精緻、知識分子的品味?但符合這些標準的美,是不是同時也成為了一些人覺得藝術很有距離感的原因?
說真的這則貼文要說它是中華民國美學還真的有點污辱它,因為它的配色、排版依然是有思考過的,它使用這個字體也絕對是故意的,看過過去客委會的貼文設計後,就會知道這個小編其實也懂得用字體,使用金色白邊標楷體,純粹是為了呼應過去我們常在餐廳看到的「高朋滿座」匾額。不過大家似乎不怎麼買帳,是因為萬惡的標楷體嗎?還是太多部長了看起來很詭異?
但之前聶永貞為紐時募資做的海報,也被一票人說看不懂文青設計。我突然不太懂大家喜歡的設計是什麼了。到底要看得懂還是高深?還是這兩群人其實不一樣?設計要多淺白才不低俗?要多高深才不曲高和寡?低俗就真的不是好創意嗎?
無論答案是什麼,每當這種熱烈的討論出現,我都會有種「台灣彷彿已經設計立國」的錯覺,也萬分能體會業主站在旁邊給予指教的設計師,當下的心情。
|延伸閱讀|
文化觀察◎框架的美感:你看不懂不代表它不好
很久以前寫的,也是在討論類似的事情,不過當時還不太會收斂情緒,所以文字有點嗆,還請見諒。如果看得不舒服,建議趕快關掉視窗比較好。
|新發現|
如果最近有考慮練習冥想讓自己放鬆的話,不妨試試這個。我之前一直笑出來。